100 件你該知道的事關於人類的事 (譯) — 2/100

Louis
Dec 4, 2020

--

在快速的一瞥你看到什麼的時候,周邊視覺比中央視覺用的更多

你有兩種型態的視覺:中央視覺與周邊視覺。中央視覺是你直視著你看著的東西去得到關於物件的細節。而周邊視覺包含餘下所有的視覺區域-那些剩下你看得到,但不是直接看過去的部分。可以用眼睛看到除了物件中心以外的部分當然是一定有用的。但從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新的研究指出,在幫助我們了解我們周遭的事物上,周邊視覺遠超出我們想像的重要。看起來像是我們是藉由周邊視覺去得到我們正看著什麼類型的場景等等的資訊。

為什麼螢幕閃爍這麼惹人厭?

人類的周邊視覺會情不自禁的注意到這些事情。例如,你正在閱讀電腦螢幕上的文字,並且旁邊有些動畫或是什麼正在閃爍的東西,你會忍不住去看一下。

Adam Larson 和 Lestor Loschky 在 2009 年的時候,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拿了一些常見的場景照片秀給實驗者看(像是廚房或是客廳)。不過有些照片外圍是模糊的,有些照片中間是模糊的。並且照片的曝光時間很短,照片還帶有灰色圖層,所以人們很難一眼就看懂(如圖2.1, 2.2),之後再問實驗者能不能認出他們所看到的照片是什麼場景。

Adam Larson 和 Lestor Loschky 發現即使照片中央的圖不見了,實驗者還是能辨認出這是什麼場景。但當周圍的圖像不見的時候,實驗者反而不能認出這是廚房還是客廳。他們嘗試了各種不同組合的照片。最後得出結論,中央視覺最主要的目的是特定物品的識別,而周邊視覺則是用來獲取場景的資訊。

周邊視覺讓我們的祖先在草原上存活

這個理論是建立於演化的利基點,早期人類在削尖石頭時或是抬頭觀察烏雲時,還是能藉由周邊視覺注意到獅子正在接近,進而存活,而這個能力藉由基因傳承了下來。

即是演化史天擇說的利基,那些周邊視覺不佳的人類沒能把基因傳承下來。

近來研究也證實了這個假說,Dimitri Bayle 在 2009 年時放了一個可怕的照片在受測者的周邊視覺區與中央視覺區。他測量受測者多久需要多久時間才會反應過來。當可怕的照片擺在中央視覺區時,受測者需要140–190 毫秒來反應,但當擺在周邊視覺區時,受測者只需要 80 毫秒就反應過來了。

思考

人們在看電腦螢幕時也會用到周邊視覺,通常是用來很快的一瞥這個頁面是關於什麼的等等。

雖然螢幕的正中間對中央視覺很重要,但也別忽略了使用者周邊視覺能看到的區域,確保網站在與使用者互動時,周邊視覺區也能帶來必要的資訊來源。

如果你想要使用者專注在螢幕的某個部份,那就不要放任何動畫或閃爍的元素在周邊視覺的地方。

--

--